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科学技术   科技是大变局中关键变量——访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科技是大变局中关键变量——访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发表于:2021-01-04 关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科技工作放到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科技将如何发展?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基础研究怎么强起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王志刚: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是关键变量。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路子。

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科技。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重点解决“卡脖子”短板问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下好先手棋、塑造新优势。这两件事要同时做。

自立自强,并不排斥开放合作。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科技历来走在开放的前列。但开放合作也要以自立自强为前提。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必须把自己做强,才能平等、有尊严地开展国际合作。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基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创造力,为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部署推进这项工作?

王志刚:战略科技力量主要是指对国家发展和安全起到战略支撑、战略引领的力量,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召之能战,战之则胜。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进入新发展阶段,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有力应对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如何理解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未来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

王志刚: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创新大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都采取过集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的做法。政府在国家科技活动的组织中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组织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既有方向、重点、领域的考量,也有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举国体制首先要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国家实验室共同完成有关任务。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三是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科学合理遴选重大任务,在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力度。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科技部将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

王志刚: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中国现在基础研究主要靠中央政府投入。而美国基础研究,联邦政府投入只占不到40%。我国未来基础研究应走向多元投入,除了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慈善机构、社会捐助、企业都能投入基础研究。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我们要加快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完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组织方式。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二是改革完善基础研究任务形成机制,探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建立对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和管理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四是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让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

记者:请问未来对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什么具体考虑和安排?如何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王志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但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还应当是组织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为科技领军企业,要能够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我们将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重大创新联合体,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统筹行业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形成体系化、任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在功能定位上,联合体以完成国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导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突破制约产业安全、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瓶颈。在运行机制上,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在政策支持上,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