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食品餐饮 水产生物饲料添加剂与应用技术开发
一、项目负责人
胡乐琴,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教授,从事微生物、藻类等研究工作,主攻方向是养殖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以及高效利用技术,所在实验室具备全套微生物研究、饲料添加剂研究、藻类培养设施和藻类资源化利用研究条件,有着较为丰富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和较为丰富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基础。
二、技术创新点
本研究项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将β-甘露聚糖酶为主的消化酶和微生物联合添加到水产饲料中,利用β-甘露聚糖酶分解甘露聚糖,解除甘露聚糖带来的困扰;同时,将β-甘露聚糖酶分解甘露聚糖产物寡聚糖变成为益生菌的促生长因子,促进益生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动物肠道里益生菌的数量,调整水产动物肠胃道微生态环境,该动物创造平衡、持续有利于健康的微环境,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因而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此种养殖模式给广大人民提高安全、美味的水产品,也给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该实验室在畜禽生物添加剂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水产生物添加剂的部分研究工作,用研制出的样品饲喂鱼虾,得到了较微理想的效果,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鱼虾生长更快、体色发亮、肉质鲜美度有所提高;因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如低聚寡糖、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增强了鱼虾的体质,提高了鱼虾的免疫力,减少了疾病产生和药物的使用量。
本研究目前主要进行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技术研究,因为水产养殖的特点是饲料投放到水体中,如何确保添加剂投放后不被水稀释,是水产添加剂的难题。本研究根据饲料特点,拟分别采用微胶囊技术、常温挤压技术来解决添加剂失活和在水域中容易损失等缺点,使得饲料添加剂能长时间保存、运输,并被水产动物有效食用。预计该研究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研究成果将会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新的机遇。
三、技术的成熟度
国内外利用酶做添加剂以及利用微生物做添加剂都有研究,但运用两种添加剂相互间的有益作用而设计添加剂则尚无报道。本研究较早利用β-甘露聚糖酶与微生物相结合,引进国外优质菌种,与我国现有菌种组合,联合发酵产生的饲料发酵剂,特点是:1)具有β-甘露聚糖酶来消除甘露聚糖壁垒;2)利用β-甘露聚糖酶来分解甘露聚糖产生的活性物质寡聚糖作为益生菌的促生长因子;3)多种不同功能细菌的联合培养、协同作用;4)根据养殖鱼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添加剂应用技术,沉底料采用常温挤压技术,浮料采用微胶囊技术。
四、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领域
我国是水产养殖和消费大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虽然环境、质量高,但产量有限,无法满足人口膨胀与生活水品提高所带来的需求,由此,集约化养殖得到普及,但集约化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式使得动物疾病频发,养殖中大量抗生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耐药菌问题,似乎集约化养殖遇到了瓶颈,需要新的养殖模式或利用高科技来解决这些难题。而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有望成为解决瓶颈的有利武器。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设计的,研究成果将有效改善目前水产养殖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使水产养殖步入新的台阶。因此,本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
该项目主要针对水产养殖设计,而通过适当的改变,也可用在畜禽养殖领域。
本产品的成果将极大减少养殖抗生素使用量,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也保障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减少了抗生素流散到环境中的数量,因此也保护了环境以及环境生态平衡。同时本研究项目的成果投入生产后可创造就业机会,一所中型的饲料添加剂厂可雇佣工人几十人以上;如大规模生产,则所需要的工人数量更多,并为社会创造了财富。